2022年12月28日-29日,“陽和方起,生生不息”GET+T2022教育科技大會在黃山順利舉辦,北京美文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詹臏以《早期特殊教育的中國路徑》為題進行了分享。
詹臏介紹,北京美文公益基金會從2007年開始做特殊教育事業。他表示,整個康復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類型,最主推的是機構化教學。目前市面上更多的是干預訓練,有一部分行業同仁在嘗試的是融合教育,也就是自閉癥兒童在正常的幼兒園跟小學里面進行學習,依靠公共財政跟社會資金支持,工作思路即發展省級、市級各個級別的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或者把它們相融合。我們的信心也來自于融合教育,原因在于兒童在這樣的模式下有機會學到一套方法來自我表達,情緒相對可控并且成年人通過學習是可以去了解和理解兒童的。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我們的早期特殊兒童教育也是很典型的舉國體制,我們在這種環境下去尋找可以工作的路徑。首先還是沿襲公益事業兩條腿驅動。我們一般理解的公益是慈善捐助或者是志愿者活動,這其實是直接把公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我們服務的組織有很多是民辦非企業單位,他們其實是收費的但不以營利為目的,他們算不算公益組織?社會企業是以商業方式來去做社會事業,但是盈利主要用于社會事業的再投入,這算不算公益組織?除此以外,國外很多公益方面的媒體算不算?我們很少公開討論這些問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社會事業要去解決的內容,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采用多種工作方法著眼于解決具體和準確的問題。接下來我會圍繞主題介紹我們工作的過程,也是分享我們探索歷程中的嘗試和一些經驗。
第一個階段,從 2007 年開始。當時專家跟我們分享,聽障兒童與其他(方面有疾病的)兒童相比有一定的差異,他們可以通過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重新聽到聲音,在聽到聲音之后如果經過有效的康復過程,就可以進入到正常小學讀書,能完全跟正常人一樣生活??祻偷姆椒ㄒ彩乾F成的,只是我們缺乏有效的、高效率的路徑進行全國性的普及。專家認為應該有社會力量甚至是商業力量的參與,這樣才能夠提升方法普及的效率。
所以我們當時就想,是不是可以做一個社會企業,在專家無償提供的教學內容基礎上,我們匯編成了書籍,再轉化成相應的產品,推廣過程中由我們的一線人員來做。難點在于聽障兒童康復老師們其實不太認同這套路徑,他們會覺得實用性不強且操作比較難。第二個問題在于基礎培訓。我們組織了專家力量,簡化課程,在全國范圍內招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這基礎之上,我們對行業做了更多的調研,發現一線的康復老師大多數都沒有編制,薪資收入也比較低,流動性比較強。我們幸運地熬過了第一階段,認識到了中國的聽障兒童康復是有一個完整的服務對象網絡的,各級殘聯下面都會有設有各中心,有完整的ToB服務對象。我們的定位是為了提升教育的效率,提供更多有效、簡單和細致的方法,提供好用的、現代的教育產品來幫助特殊兒童的團隊。我們要起到行業連接器的作用,將行業分散的力量團結在一起。
進入到第二階段,在確定聽障兒童個別化需要的教育目標后,我們要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整合行業的力量,找準我們共同服務的對象。我們主要服務的是機構跟教師,由他們來更好地、持續地、一直地、專業地來服務家庭跟兒童,來幫助兒童回歸主流社會。我們具體做的事情是教育分享,我們花時間做教學研究,將其變成教材產品,再為ToB的機構提供教學服務。
做了接近15年的教學內容后我們將進入到第三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要去響應需求。比如需要集體教學,我們就提供集體教學的整個教學組織流程。在教學組織的流程下面,我們才能把教學資源、教學內容跟教學產品嵌入進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完成以后,我們基本上對在做的事情是比較清楚的,就是3-6歲的學前教育。我們的服務對象有明確的主體,康復中心背后的各級殘聯提供資源,特殊教育學校越來越多被鼓勵做學前教育。
這些年我們幫助了越來越多的聽障兒童可以在4歲的時候就去幼兒園接受融合教育,盡早回歸正常社會??祻椭行?、聽力中心和婦幼保健院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新的早期教育是以家庭中心來進行的,在QC測試流程得到認證后,我們開始轉向ToB服務,并以周為單位進行分階段教學以及后續的跟蹤過程。我們的信心都來自于錘煉了教學組織的流程跟過程,并且這一部分是要分享給機構的。我們會幫助大家逐步基于現在的模式去和家庭來混合合作,以及如何為完全圍繞家庭方式來展開,這里的核心在于我們最關心的教學以什么方式被組織。只有確定了這一點,才能夠有效地準確地幫助提供準確的教學資源。
我們把經驗翻譯成一套標準的模式,再應用到自閉癥行業中。隨著全行業的努力和我們持續的觀察、訪談,我們分析自閉癥到底應該如何做干預,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和計劃,也是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整個康復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類型。我們最主推的是機構化教學。但是目前來說,市面上更多的是干預訓練,有一部分行業同仁在嘗試的是融合教育,也就是自閉癥兒童在正常的幼兒園跟小學里面進行學習,依靠公共財政跟社會資金支持,工作思路即發展省級、市級各個級別的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或者把它們相融合。我們的信心也來自于融合教育,原因在于兒童在這樣的模式下有機會學到一套方法來自我表達,情緒相對可控并且成年人通過學習是可以去了解和理解兒童的。
第二部分談到對特殊兒童教育的分類。第一個是個別化教學,即分析兒童需要完成的目標,然后進行專門的一對一的教學。第二個是專門化教學,最典型的是很多機構都會有專門的感統教室幫助兒童完成感覺協調,另外也會有律動教室幫助孩子完成運動等。如果越來越多的機構都可以以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實踐它,那么我們的特殊教育其實是有機會找到一條中國路徑的。
在聽障這樣相對一個比較小的領域,我們基本上依賴于全國網絡取得了一定效果。而自閉癥是一個更大范圍、受眾人群和網絡參與者更多的領域。我們認為在以往資源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兒童教育里面絕大多數的內容是可復用的,我們的一些成果可以返還給國際社會。我們給聽障兒童的集體教學大概做了 540 個多媒體課件和7000多個練習,這在商業上也是非??尚械?,我們可以建設出完整的商業回路以響應社會問題。我們也會非常歡迎資助資金進入。最后,我們愿意分享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行業或者我們的團隊中,來一起推動這項工作。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