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等十三部門印發《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作出系統部署,提出到2023年6月底,各地非學科類培訓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基本健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到2024年,非學科類培訓治理成效顯著,家庭支出負擔有效減輕,非學科類培訓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意見》強調,各地要明確非學科類培訓主管部門、設置標準和準入流程。各?。▍^、市)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培訓機構,明確相應主管部門。由省級主管部門牽頭制定相應類別線上和線下培訓機構的基本設置標準,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類別的職業(專業)能力資質。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在崗教師。非學科類機構須依法取得有關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后,再依法進行法人登記。
日常運營方面,要求非學科類培訓不得開設學科類培訓相關內容。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不得晚于21:00。
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堅持公益屬性,實行明碼標價和信息公開。培訓收費實行指定銀行、專用賬戶、??罟芾?,不得使用培訓貸方式繳納培訓費用,鼓勵采取先提供培訓服務后收費方式運營。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
《意見》還強調要加強非學科類培訓日常監管。推進“互聯網+監管”,將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統一管理。
做好非學科類培訓規范治理的配套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加強音樂、體育、美術等緊缺學科教師配備補充,開齊開足上好音體美課程;統籌利用科普、文化、體育等各方面社會資源,積極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等參與支持學校課后服務工作。
改進體育、藝術中考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加強過程性考核,弱化選拔功能,注重對學生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的培養,不得將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結果與大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
意見要求,各地根據需求可以適當引進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引進的培訓項目費用標準要明顯低于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質培訓服務的收費標準。
內容綜合整理自教育部網站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