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樸研學主理人劉燕的分享
芥末堆 麥樂迪 1月6日 報道
12月28日至29日,“陽和方起,生生不息”GET+T2022教育科技大會在黃山順利舉辦。在28日下午的農業分論壇上,凡樸研學主理人劉燕發表了主題為《教育賦能新鄉村:凡樸研學3.0版本鄉村建設之路》的演講。
劉燕表示,今年國家政策提出扶持勞動教育,正式的把勞動教育寫進了新的課程大綱里面,這是對于做鄉村教育是一個好的機會。對于鄉村這種大基地,具有很多資源,要根據自己團隊擅長的東西去做。在未來發現鄉村教育的核心突破點。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分享內容會從兩部分展開,分別是輕資產鄉村創業——可持續鄉村的凡樸模式、凡樸品牌營銷策略和方法。目前,在成都運營了一個農場,一個民宿,同時還有一個生活圈,包括和政府一起合作的項目:主題遺址公園。凡樸研學的整體優勢是用設計美學和教育的方式助力新鄉村的發展。
我們在鄉村做教育算是比較久的,不同于其他人在鄉村做教育是用支教的形式,我們是在用商業化的研學模式去帶動整個鄉村,特別是近兩年來鄉村振興比較火。在做的整個過程中,用科技+教育的方式去賦能新鄉村,同時也會去做標準化的整個sop的一個管理體系的搭建,還有就是一些新場景的運營。
凡樸研學的核心理念是自然永續,凡樸歸真。愿景是用研學復興鄉村,用鄉村孕育生命成長。這是基于自然創造永續生活的概念,包括了PBL項目制學習、可持續發展、多元文化交融。同時,整個項目對標的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項目標。比如每年世界地球日,我們會用全球連線的方式去基于某一個社會問題,去做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
凡樸在做鄉村振興有六大板塊,首先是凡樸鄉建,會去做項目的診斷,前策咨詢,概念性規劃,產業策劃,文化策劃等;第二部分的核心是教育產品,比如說做學生春秋研學的冬夏令營,同時賦能同行做了一個板塊叫凡樸鄉創學院;第三部分是農文旅板塊,有輕食餐廳,稻田咖啡,田園攝影等;第四部分是文創板塊,主要做的是主題策展、文創IP設計、文化故事梳理、線上媒體托管等等;第五部分是科技板塊,主要包括是數字體驗的互動,虛實場景的結合;第六部分是濃集,包括沉浸式農特產品產品展銷,銷售渠道搭建等。
從另外一個維度來說,凡樸生活圈是在打造一個相對理想的鄉村創新的發展模式,包含農場、民宿、主題文創中心。
同時,凡樸運營的基地有寶墩遺址凡樸研學中心,可以在小紅書等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上搜索得到。另外也有一個基地是岷江韭鄉研學中心,這里的產業就是種韭菜,這個村里面的韭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通過政府引入的方式進入到村子里,在這里打造一種新的小而美的鄉村表達方式。還有一個是橋洞露營地,主題是傳遞美麗鄉村休閑生活的態度,實現了研學定制服務一站式鄉村發展的模式。
大家可能會問,到底要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做?我覺得第一個部分是場景設計,我們所有的鄉村項目,它都有一些當地的場景文化,比如給人提供一種情緒價值,來到這里,大家覺得是一種很美好的鄉村生活方式。
第二個部分是教育板塊,比如在親子研學方面會有親子活動,會有冬夏令營,也有課程進校園。親子類的活動會去融合24節氣,提供田園的生活方式給予給家庭;另外,根據開放日去招募到更多的人來到農場做體驗;在疫情之前,我們會和英國的學校合作,英國的孩子來到中國,體驗中國的生活;關于課程進校園,除了做好體驗部分,也會去做產品部分,把研學的課程體系化之后,用共享的方式去做。
根據統計,目前已經有10萬+的活動體驗,100多家品牌跨界合作,系統內有278個課程和內容體系,同時,我們也在做鄉村教育創新的嘗試。這些源于我們的策劃基因,品牌基因和綜合的產品基因。這部分的分享,更多的是搭建起整個產品和內容的體系。
另外,我們要怎么樣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在做的事情,更有效的地去變現。第一,我們做鄉村教育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很注重品牌。凡樸品牌就是三個核心詞:在地、鄉村、自然。營銷的核心是產品賦能,營銷賦能,視覺賦能?;A的系列課程包括Steam課程、在地食農、Lifelab田園課程、生活美學、可持續生活課程、自然鄉村游戲。
團隊最擅長做標準化,那么怎么做標準化?首先要提高效能比,保障在不同的活動體驗里面,品質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所以我們做了研學手冊,統一服裝,標準化課程,有專業的教練,專業的團隊以及安全的保障。
今年國家政策提出扶持勞動教育,正式的把勞動教育寫進了新的課程大綱里面,這是對于鄉村教育是一個好的機會。對于鄉村這種大基地,其實具有很多資源,所以我覺得大家要根據自己團隊擅長的東西去做。在未來,發現鄉村教育的核心突破點。
我們能夠在教育行業出圈的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我們在做鄉村美學這個板塊。視覺體系上做的研學產品分別有四季盒子,魔法盒子,課程產品包。提供一種走進自然的方式,提供更多維度的自然體驗。對于我們來說,也是有了更多的產品和內容體系。
我們團隊比較擅長美學的傳播,做創新的產品,包括我們也有公眾號傳播,小紅書傳播,官方的賬戶,社區的運營。這些傳播方式可以更多地接觸B端和C端,有了深度鏈接后就有可能實現下一步的購買。做農業圈的人,其實大家都相對還是比較佛系,互聯網思維,我覺得需要把它帶到教育行業,需要把它帶到創新的農旅類行業,未來才會有更多的突破的和新的一些可能性。我們特別注重的其實是跨界合作,我們會去和不同的一些異業品牌,比如hello再會同學會、寶馬mini活動、小熊電器、花藝品牌等等。傳播的部分一般是KOL和KOC以及品牌合作。
未來鄉村是一個大趨勢,未來的教育+鄉村又是一個更大的趨勢,值得更多的人來到這個行業里面,大家一起去做共創共享共成長。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