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芥末堆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表示,現在的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是作物育種的4.0時代,當前國際上還沒有育種5.0時代的標準,但是智能作物是未來育種5.0時代的一個核心。
當前,作物育種可分為四個時代,育種1.0時代是馴化育種,即早期的選擇育種;育種2.0時代是雜交育種,比如雜交水稻、雜交小麥、雜交油菜等,還包括一些誘變育種也在內;育種3.0時代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轉基因技術,這兩個技術都是分子育種;育種4.0時代,就是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手段,通過基因組學、基因功能性狀解析、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雜交等技術,把多種優異的基因快速聚合起來,培育作物新品種。
2021年,李家洋院士就提出提出了“智能作物”的新概念,智能作物代表了新的作物品種,甚至是不存在的物種,超越了現有作物的改良品種;并提出了實現該目標的可行性步驟,呼吁全球科學界、農業公司、媒體、政府和地球上所有人的持續努力和合作。
育種5.0技術是在4.0所有技術基礎之上,融合大數據和更精準的智能技術,智能技術指的是育成品種可根據環境及自身需要,智能選擇需要的功能性狀基因進行表達。
今年6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維在作物育種與人工智能研討會上說:“作物育種作為大數據和現代基因組學的重要領域,對人工智能既存在需求,也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最好的應用場景?!?/p>
目前,中國科學家在用人工智能實現精準育種方面已進行了實踐。關于作物育種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張獻龍表示,農業育種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未來需要將育種家、基因學家、人工智能專家三者的力量相結合,實現作物育種飛躍發展。同時,育種研究者不能僅停留在實驗室里,而要到田里去,將實驗與實踐相結合。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