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芥末堆文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在三亞崖州區簽訂南繁育種合作框架和南繁CRO服務協議。雙方利用自身優勢,依托三公里村數字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共同開展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廣泛開展科研合作。
廣東省科學院是廣東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研究領域涵蓋生物與健康、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裝備與制造、電子與信息、智庫與服務六大板塊;在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現代材料表面工程、無人機與空間智能、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生物育種、動物保護與繁育等學科和技術領域,居于全國一流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目前在保護性耕作、雜糧雜豆、甜菜、向日葵、肉羊、絨山羊等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和區域優勢,在大麥、小麥、玉米、旱生牧草、農畜產品質量檢測與預警等領域有著良好的科研基礎和成果積累。
近年來,三亞探索把CRO(合同研究組織)機制引入南繁制育種領域,旨在改變“候鳥式”“代孕式”的南繁現狀,培育出一批南繁服務外包研究性企業,實現南繁事業“產業化”。今年6月,崖州灣科技城發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種業CRO模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已征求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和中國農大、海南大學等專家的意見建議,初步得到認可。
按照協議,雙方將圍繞國家“南繁硅谷”與廣東省科學院規劃的“三公里村數字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的聯動發展方向,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指導思想,面向國家南繁種業需求、聚焦現代育種領域、服務鄉村振興發展,在基地共建、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糧食安全及農業生態安全等領域全面開展合作。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